江川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驶入“快车道”
2020-04-16 14:56:27

在省市的重视支持下,江川区率先在全省非民族自治县区摸索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把示范创建作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旗帜和总抓手,通过抓党建、抓载体、抓“八大工程”,推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驶入“快车道”。

民族团结进步重点是形成合力搞发展,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支撑。九溪镇矣文村委会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立足资源优势,打好蔬菜、花卉种植和土鸡养殖“三张”产业牌,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矣文村委会扯纳苴村民小组的施翠仙是彝族山村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区农广校老师的引导和技术帮扶下,她由地道的烟农变花农,种花面积由1亩发展到现在的20亩,年收入是种植传统农作物的5倍。受2018年通海“8.13”“8.14”地震影响,她们的房屋正在重建。施翠仙希望通过提高鲜切花的品质增加收入,早日把美丽家园建设好。

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中,矣文村委会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生态经济的优势,引领群众流转土地,规模化种植菜碗豆、韩国辣椒、四季豆、萝卜,形成矣文蔬菜品牌,2019年全村蔬菜产值达到2000多万元,并发挥乡土人才优势,探索草莓种植,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同时推行“基层党组织+合作社+农户”的林下养殖发展模式,年均销售土鸡4000只,带动群众增收32万元,村集体经济增收20万元,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注入了活力。

江川区创新创建载体、丰富创建内涵,将少数民族村委会与示范机关(社区) 、民族学校与城区学校、民族地区企业与城区企业挂钩,开展结对共创,互帮互建、优势互补,推动“健康教育传播、民族团结联谊、关怀慰问暖心”等联创共建行动。江川区消防救援大队是与九溪镇矣文村挂钩的示范单位,近年来,江川区消防救援大队经常组织干部职工到矣文村开展送温暖、献爱心、促团结活动,针对彝族村寨消防基础设施薄弱,村民消防意识淡薄等实际情况,派出工作组深入当地开展灭火业务培训、消防宣传、消防检查等工作,争做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的“排头兵”。

江川区以“逐步完善村内基础设施,建成基础设施较为完备、民族风情浓郁、生态环境良好、民族文化传承较好、民居特色突出、民族文化底蕴深厚、乡村旅游较快发展的彝族特色旅游村寨”为目标,奋力推进地震灾后重建、民族地区道路硬化、民族文化广场、民族彩绘、厕所革命、人居环境整治等“八大工程”建设。安化乡是江川区的彝族山区乡,该乡的光山村委会旧村村民小组距离县城约20公里,全村共有117户、350人,是一个宁静的彝族小村庄,村民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是:没有专门的蔬菜交易场所,村民卖菜以路为市;没有休闲娱乐场所,农闲没有健身娱乐的去处;村庄环境不美等。伴随着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项目的启动,目前,总投资达168.95万元的村内蔬菜交易市场、戏台、文化长廊、文化活动广场及道路硬化、景观绿化等项目已经建成投入使用。

江川位于滇中腹地,全区总人口28.48万,有汉、彝、蒙、哈尼、傣、回等33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72%(其中绝大部分为彝族)。少数民族或聚居,或与汉族杂居,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广泛而深远。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将进一步促进江川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并从中凝聚起全区各族人民“蓬勃之力”,推动江川高质量跨越发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