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塔区新闻网
  1. 首页
  2. 专题
  3. 乡村振兴
  4. 正文

振兴乡村共建美好家园

发布时间:2020-04-22 10:59:55

前卫镇下高桥小组采取“节地上楼”模式,节约了土地,改善了居住环境。

安化乡光山村是江川区的第一个“节地上楼”点

地处星云湖畔的江川区,一幢幢小高楼在农村拔地而起,如雨后春笋迎着飒飒清风,在“一户一宅”的农村传统民居中格外醒目。这些小高楼是江川区大胆破旧立新,在农村创新推行的“节地上楼”新型集约化居住模式。

江川区土地总面积850平方公里,人口总数28.63万人,人口密度337人/平方公里,是全省的3倍,村庄中民居密集、道路狭窄,宅基地始终处于非常紧张的状态。随着人口不断增多和人民群众对居住条件、居住环境的需求日益增长,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改善居住环境成了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在“拆危房、除闲房、建新村、换新貌、奔小康”的思路指引下,自2017年启动农民“节地上楼”居住模式在江川区12个村组落地生根,至今3年有余,已建成示范点9个,建成居住楼17幢140户,总占地面积4388.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5427平方米,其余3个示范点正在加快建设。

农民“上楼”居住从一个人人排斥、人人抗拒的新鲜事物成了人人争先的稀缺资源。在这条创新之路上,江川区一步一个坚实的脚印,探索出了一条农民安居与乡村振兴齐头并进的江川实践之路。

贫者有其屋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农民“上楼”这种居住模式甫一提出,就在农民中间炸开了锅。农村传统民居一户一宅,有“天”有“地”有院子,是农民代代传承、根深蒂固的生活方式。破除思想藩篱,从兜底住房保障开始。结合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对于D级危房拆除无力重建的建档立卡户,由政府兜底建成9幢46套保障性住房让困难群众先“上楼”免费居住。

率先推行“节地上楼”的安化乡是江川区唯一的贫困乡,解决住房保障是他们打响的第一场脱贫攻坚战。在安化乡光山村,记者看到了整齐划一的统规统建民居,两幢4层的小高楼就是江川区建成的第一个“节地上楼”点,共有16套,目前安置有11户村民。

记者来到“上楼”村民普汉祥家中,他的小女儿刚做完作业正在看电视,房间明亮通透。3年前普汉祥一家三口从家中的老房子搬进了新房,谈及没花一分钱就住进了这安全又明亮的新房子,普汉祥说:“以前家里的房子是危房,但我一个人拉扯两个女儿长大,没有能力再建新房,危房拆除后村里就让我搬到这里来住了。政府的政策真是好啊!让我们这些没有能力建房的人也能住进新房。”

九溪镇矣文村扯纳苴小组也建有小高楼3幢24户,目前有23户入住。张中平一家三口是住户之一,通海“8·13”“8·14”地震后,他家的房子成了D级危房,因没有能力重建,就搬进了小高楼。“都是村里装修好的,我们拎着行李就搬进来了。刚开始有点不适应,住久了越来越觉得舒适方便,更重要的是住得踏实安心。”张中平说,“现在我们有了一个安稳的家,种着烤烟、辣椒和四季豆,有稳定的收入,农闲时媳妇还跟着村里的合唱团到北京演出,生活越来越美好了。”

江川区扶贫办主任王志伟说:“先安居才能立业,全区人民奔小康的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是我们打赢这场住房保障战的根本。结合江川区人多地少和村庄‘七小’设施建设的需求,我们针对危房被拆除及原居住面积较小、居住条件差却无力建新房的建档立卡户,提供‘上楼’保障,解决部分贫困户‘举债建房、无力建房、无地点建房’三个难题。”截至2019年底,江川区完成住房保障1088户,投入保障资金4273万元。

居者优其屋

美丽乡村日新月异

走进前卫镇小街村下高桥小组,春风过处,鸟语花香,宽敞整洁的道路通向村中各家各户。村口如火如荼建设着的是一个休闲广场,村中已经建成的长廊里坐着忙完农活的村民。村民杨竹玉正坐在家门口织毛衣,门口的绿草地上两株红千层摇曳生姿,在白墙映衬下格外显眼。这样的祥和之景,在整个下高桥随处可见。

“以前我们村没有公厕,村民家里也没有卫生户厕;道路很窄,连三轮车都进不了村;村里到处都是垃圾……”村民们七嘴八舌“吐槽”以前村中的“脏乱差”时,脸上却溢满了笑容,可见他们对如今的家园新貌甚是满意。

下高桥小组党支部书记周仕林笑着说,这一切都是托“节地上楼”的福。“以我们这个点为例,20户村民建房需要宅基地15亩左右,通过采取‘节地上楼’模式,仅需3亩左右,节约出来的土地就可以搞绿化、建广场、建长廊、建公厕、规划停车位,最重要的是拓宽了村中道路。”

据介绍,下高桥的“节地上楼”主要是拆危除闲的安置房,由村民集资建设,产权归村民所有,目前共有2幢20户。

周仕林说:“当初要建安置房的时候,由于大家根深蒂固的‘一宅一户’观念,工作很难推进。我们挨家挨户上门劝说,多次被群众赶了出来,还受了不少冷言冷语,但我们并没有气馁,而是认真倾听群众的心声和需求,并耐心劝说。我知道虽然群众暂时不理解、不支持,但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希望居住环境越来越好,村庄越来越美。在人多地少的现状下,‘节地上楼’既能保证群众安居,还能腾出土地用于村庄改造,是两全之策。”

在这场破除旧俗的战役中,基层党组织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带头集资像一剂强心针注入了村民的心头。江川区住建局副局长胡军伟说:“刚开始,涉及搬迁的村民不理解、不支持,我们通过党建引领建设的方式,由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的党员进行入户动员,挨家挨户做工作、讲政策,围绕‘坚持规划先行引领作用、确保有章可循,坚持群众积极参与支持、确保推进顺利,坚持多方协调配合支持、确保工作有力,坚持依法依规推进项目、确保程序规范’四个基本原则,有序推进‘农民上楼’新型集约化居住模式。同时,我们坚持贴近群众倾听真实心声,在规划中充分考虑他们的实际需求,在一楼为每家规划了储物间,可用于存放农机器具,也可用于三轮车或机动车停放。”

不懈的坚持和努力赢得了万众一心的认可与支持,8幢由村民集资建设的小高楼落成,标志着江川区“节地上楼”新型集约化居住模式的探索实践之路又迈出了坚实一步。农民在满足了安居这个基本需求的同时,享受着“节地”带来的红利,美丽乡村建设让大家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在下高桥的“节地上楼”点,房前屋后种着绿树红花,透过明亮的落地窗,记者看到村民们怡然自得地生活在这个没有“天”“地”却自有天地的房子中。来到村民杨糯仙家里,看到160平方米的房子收拾得干净整洁,客厅里插着几枝花,杨糯仙和她的女儿正在择菜。杨糯仙的女儿杨耐雪是清华大学在读博士,这么多年杨糯仙靠着种小菜,一个人抚养女儿长大,供女儿读书,家中已经负债累累。“集资建房时,我没有钱,还是村里帮我联系了银行,给我贷了低息贷款,贷款的本金可以等我女儿工作后再偿还。以前一直带着女儿四处租房,什么糟糕的环境都住过,如今我们住进了这样好的房子,村里也越来越美,我要活到100岁,好好享受党给我们带来的好日子。”杨糯仙说。

共建致富屋

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

九溪人工湿地旁有一处热火朝天的施工地,3幢崭新的小高楼已经建成。这是九溪镇九溪社区东村小组的“节地上楼”点。与其他“节地上楼”点不同的是,东村小组的“节地上楼”既是地质灾害搬迁项目,也是震后重建项目。原拆除点经专家勘测为山体滑坡高风险地带,通海“8·13”“8·14”地震后,有很多老房子出现了裂痕。

经专家勘探,并经国土、水利、林业等相关部门审核批准之后,重新选址建设安置点。安置点有3幢“节地上楼”居住楼,有50幢统规自建的“一宅一户”。

东村小组组长李存富说:“当初规划建设的时候,有村组干部担心30套‘节地上楼’的房子会不会没人认购,结果报名时就报了46户,大家都争先‘上楼’。”

认购了其中一套房子的居民李小彦说:“我刚听说可以报名,就赶着过来了,生怕买不到。这个房子是我们看着建成的,是框剪结构的,牢固扎实、抗震能力强,旁边是湿地公园,居住环境很好。”

在“节地上楼”居住楼楼顶,记者看到,东村小组的这个安置点,毗邻玉江大道和九溪人工湿地,以及正在建设中的东风水库径流区千亩湿地,交通便利,居住环境优越。

据李存富介绍,不管是“上楼”还是“一宅一户”,每户都配有一个杂物间,可以存放农机器具,还可以停车。等千亩湿地建成并开放旅游观光后,他们要依托湿地开展乡村旅游。到时候杂物间还可以变成铺面,大家可以开饭馆、卖土特产,把这个安置点打造成一个乡村商业区。“我们不仅要安居,更要致富!把土地节约出来,才更有空间带领居民奔向致富路。”李存富说。

据了解,目前东村安置点仍然在进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在规划建成休闲广场的地方,记者看到一幅安置点建成效果图,一个美丽乡村跃然纸上。立于效果图之前的居民们眼中都闪烁着期待的光芒,祖祖辈辈深耕于此,他们热爱这片土地,他们更懂土地的珍贵。

从安居到致富,从住房保障到乡村振兴,江川终于从“人多地少”这个困局中,开拓出了一条宽阔的前行之路。危房、闲房拆掉了,农民心中根深蒂固的“一宅一户”观念也拆掉了,越来越多的农民住进了小高楼,那些扎根在村中、环境优越的小高楼,是种在很多人心中关于安居和致富的种子,正在春光中不断抽出新芽。(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何蕾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