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艺】传承古法,这里打制的铜器别具乡土风情
2021-05-18 16:12:49

据说,江川铜器的制作由古滇国时期继承和发扬而来,其工艺可追溯到清代,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20世纪80年代,江川铜器产业得到了较大发展,恢复了斑铜、乌铜走银、仿古等工艺,是江川最具代表性的民间手工技艺之一。


如今,居于江川区新河咀的人们大多以制作铜器为业。新河咀到底是怎样一个村落?除了制作铜器外,还蕴含了怎样的人文风情?


古法制作铜器更好

上午,新河咀被暖和的阳光包围着。与当地匠人聊起铜器制作的历史。他们这样描述到:“我们这里制作铜器大概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听老辈人说,200多年前人们制作铜器的工序很多。那时的人们没有鼓风机,化铜时只能用人力拉风箱,而且要很多人换着拉。所用的铜有的是成品,有的是铜矿里的自然铜。自然铜含金量高,做出的铜器非常好。铜化好以后,五六个匠人便开始进行锻打,等到打成薄片并经过处理后就开始造型了。在这之后还要经过漂水、敲打、安装、对接等多道工序才能做出成品,非常麻烦。”

据了解,古时候人们在制作铜器时有一道工序叫作“抿炉”,它的大概意思是将化铜的炉子用泥把它周围都糊起来。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炉子用泥糊起来之后具有耐烧的作用。制铜匠人说:“它的作用相当于现在的耐火砖。‘抿炉’时,还要找懂行的人才行。炉子抿好后,还要用火将炉上的泥烘两三天,等泥干了之后,才能用它来化铜。”


相比之下,很多制铜匠人觉得,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的铜器制作已经省去了很多的工序,但是从铜器本身来说,还是传统工艺制作的器物更好。


消失的“响铜”配方


时光的流逝,总会让人们遗落一些东西在过去的岁月中。从匠人们那里打听到,其实在多年以前,这里曾有过一种叫作“响铜”的原材料。之所以这么叫,是因为当时的人们在铜中加入了相应比例的黄金和锡等金属,使其颜色偏白,制好的铜器敲击后会发出有别于现在的清脆响声。


30多年前,当地匠人杨从卫还是一个学徒,其师傅得知有“响铜”这种配方后便开始寻找,希望学到这种技艺。但遗憾的是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20世纪80年代后“响铜”失传。


据了解,制作“响铜”时有一个环节很重要,它需要匠人熟练的技艺方可操作。半夜十分,正是制作“响铜”的工匠们忙碌的时候。此时,他们不仅需要抡起铁锤敲击铜片,还需要用灵敏的听觉,辨别敲击时铜片发出音质的差异,人们将这个环节称之为“掂音”。


“掂音”一般是在半夜的时候才能进行,匠人们锤打铜片时要保证绝对的安静。他们用耳朵来辨识哪个地方要打几锤,每一锤都非常精确,不会多打也不会少打。当“掂音”完成后,用它做出的铜器任何一个部位都能发出一致且清脆的声音。据说,这种声音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只可惜,现在它已经消失了。


被延续的习俗传统


穿梭于新河咀,或许是因为这里盛产铜器,是铜器村的原因,以至于它和铜器有一种无法割舍的情缘。


在这里,女儿出嫁后生了孩子,家人都会准备一些东西前去看望,当地人把这种风俗称为“送祝米”。而在这个过程中,女方家总会用一口“铜炖罐”炖一只鸡,给女儿补身子,这种传统已经延续了百年之久。


当地人张桂仙说:“‘送祝米’时用铜炖罐炖鸡这种传统古时就有。我听老辈人说,那时有的人家穷,用不起铜炖罐便会选用瓦罐代替。我们这里主要是以打铜为主,因此铜炖罐仍然是人们的首选。要是哪家的女儿生了孩子,女方家就会把自家养的鸡处理干净后放入罐中,加上花椒、八角等配料,用小火炖上,炖好后便可以提上炖罐到女儿家了。”


据了解,“送祝米”这种习俗在很多地方都有,有的送鸡蛋,也有送其他物品的,但很少见过连炖罐和鸡一起送的。


追问之下,当地人给出了这样一个答案:“用铜器制作的食物味美,且营养丰富。连炖罐一起把炖好的鸡送给自家女儿,不仅可以保留鸡的鲜味,更重要的是铜炖罐可以用上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都不会坏。同时,还很有面子。”


在新河咀,不管是随时间演变的制铜工艺,还是已经消失的“响铜”,或者是延续下来的传统,这一切都和“铜”息息相关。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