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揣“五颗心”夯实“五工程”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1-05-31 08:52:40

江川,自古就有“高原水乡”“滇国故里”“云烟之乡”的美誉,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秀丽、旅游资源丰富,是古滇国文明的发祥地。

江川区总面积850平方公里,辖1个街道、4个镇和2个乡,常住人口28.8万,有汉、彝、哈尼、傣等33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2468人,占全区总人口的7.8%。自2016年撤县设区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江川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提出的“把云南建设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指示精神,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鲜明主线,积极探索散杂居地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之路,形成了“红心向党、初心为民、诚心报国、真心交融、同心筑梦”的民族团结进步精神和“中华一体、江汇百川、各美其美、同根共荣”的民族文化,共同谱写了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和美乐章。

“红心向党”,实施筑牢意识工程

江川是滇中革命的发源地之一,这里曾诞生了云南早期共产党员汤建荣等一批英烈志士,206位江川籍烈士同千千万万的优秀同胞一道,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新中国的建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新时代的江川各族儿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守护民族团结生命线的重要指示精神,赓续红色基因,继承革命传统,以爱国主义教育凝聚家国情怀,以红色文化传承践行初心,以英烈和先贤为榜样激励奋进,构建起“1+6+10”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教育制度体系,广泛开展“学党史·铸意识”、“祭英烈·传忠魂”、“同润禾苗·童心向党”等活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感恩教育,引领各族群众心向党、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坚持党建引领,强化使命担当,实施“一把手”工程,制定下发了3个指导性文件和32个操作性文件,凝聚各族党员干部群众合力,形成“党委全面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协同发力、社会广泛参与”的高位推动格局。推行“党建+创建”模式,启动“星云石榴籽”行动,推进“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率先在全省推行“党员积分制+群众积分制+创建联盟+网格治理”新机制,持续深入开展“十进”创建活动,实现区级128个单位和320个自然村创建全覆盖,打造了区公安局、矣文村等66个示范单位。


“初心为民”,推进经济跨越发展工程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江川区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导,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主动融入滇中城市群建设,抓产业、促投资、惠民生,全区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十三五”期间GDP保持了10.2%的年均增速,人均GDP达5.1万元。“美丽县城”建设完成投资24.24亿元,30个老旧小区全面改造,城镇化率上升6个百分点。5个美丽乡镇、124个百千工程有效实施,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大力“增进民生福祉”,全区320个自然村全部实现“三畅通、六覆盖”,整合投入资金13.43亿元,实施项目510个,改善贫困群众住房1595户,16个贫困村脱贫出列、7188名贫困人口全面清零,作为非贫困县代表云南接受国家脱贫攻坚普查验收。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52项监测指标有36项实现率达100%,综合评价达90分以上。矣文村成为“党支部+合作社+特色旅游”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六十亩村成为“党员群众积分制+创建联盟+新村建设+百合种植”的全国文明村。通过撤点并校、改善办学条件,民族地区中考升学率从47.9%上升到93.3%,2019年荣膺省级教育工作先进县,各族群众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变化,获得感幸福感有了质的提升。


“诚心报国”,实施文化提升工程

江川的先辈们用生命和担当,诠释爱国忠义的精神、民族团结的真谛,云南白药创始人曲焕章献良药、救国难,抗日名将唐淮源以身殉国中条山。新时代的江川各族儿女根植于民族团结进步精神沃土,滋养了爱国忠义、江汇百川的精神基因。江川籍军官王超在四川甘孜草原扑火救灾中因救助群众而壮烈牺牲;卢见顺在保卫边防战斗中光荣牺牲;抗击新冠疫情,各族儿女踊跃捐款510多万元,众志成城驰援武汉和疫情防控。“德耀中华”“先进模范事迹巡讲”“中华文化进校园”“向国旗敬礼”“中国梦·江川情”等系列活动的有效开展,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成主题广场、街区、公园等26个,构建起相互嵌入、形式多样的中华文化宣传动力站。成功举办“十五届”开渔节,举办火把节、荷花节、七夕节、梨花节,搭建各族群众增强心灵共鸣、讴歌党和伟大时代的舞台,推动了文旅融合发展。在少数民族地区投入资金3.5亿元,实施项目200余个,促进民族文化、渔耕文化、青铜文化、白药文化等中华文化交融共生,让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在这里传承弘扬。


“真心交融”,实施共治共管工程

江川始终秉持“重在平时、重在交心、重在行动、重在基层”的理念,以构建城市“五网”为载体,将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和理念融入到社区治理中,推行“党总支+党小组+少数民族住户”网格化服务机制,制定六项城市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长效机制,建立“党支部+N种力量”新模式,健全少数民族就业、教育、法律等服务体系,完善多元化纠纷化解体系,构建了相互嵌入式的社区环境。推行“联创共建、互学互助”机制,搭建“机关+社区+少数民族村”、“坝区学校+民族地区学校”、“示范企业+少数民族地区企业”交流共建平台,组成30多个创建联合体,开展联创共建活动380多次,先后争取帮扶资金1000多万元,解决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众困难问题240多个,推动了各族干部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入交融。在六十亩、矣文、阳山庄组建玉溪市首个村级“党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联盟”,构建接边地区产业互助、文化互鉴、资源共享、矛盾联调、和谐共生交融格局。


“同心筑梦”,实施聚力民生工程

江川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纳入“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10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打造100个类型多样、富有特色的示范单位,实现富民强区宏伟目标。主动融入滇中城市群建设,按照“三区一城”发展定位,大力发展花卉、蔬菜、烤烟等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擦亮江川“云烟之乡”名片,做强“云菜”品牌。优化城乡空间和产业布局,大力加强城镇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打造新新型城镇化引领区。聚焦智能制造、新能源、航空装备等领域,积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新兴产业聚集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健全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善治格局,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抓好星云湖保护治理,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守护绿水青山。弘扬古滇文化、青铜文化、渔耕文化、白药文化,打造“百里星云湖、千年古滇国、万亩湿地城”旅游文化品牌,促进文旅融合、农旅融合、景城融合,共同建设绿色生态、特色鲜明、产城融合、宜居宜业、文明和谐、智慧智联的美丽滨湖花园城市。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