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李丹)新学期开学不久,江川区把校园作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主阵地,积极开展民族歌舞进校园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
晨间操时分,江川区第一幼儿园一派热闹景象,身着各式民族服装的萌娃们,围成圆圈,伴着优美的旋律载歌载舞。
大二班幼儿 伏乙霖:这些歌很好听,我都会唱,动作也好记。
中二班幼儿 李芃潇:跳打歌的时候我可以穿民族服来,我很喜欢,我也很喜欢跳这些舞。
除了汉族,江川区第一幼儿园还有彝族、白族、傣族、哈尼族、壮族、回族等少数民族师生。为进一步加强各民族间的交流,增强民族自信,江川区第一幼儿园选择了纳西族歌曲《丽江三部曲》、彝族歌曲《阿细跳月》、哈尼族歌曲《哈尼宝贝》、佤族歌曲《加林赛》、蒙古族歌曲《春天来了》等5首歌曲,结合江川本地彝族舞蹈动作,编排成“彝族打歌”,作为晨间操的主要活动内容,每天运动半小时,让师生们充分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江川区第一幼儿园教师 坝希希:我们幼儿园是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所以就把民族打歌活动融入晨间活动中。我是彝族,比较熟悉这些动作,在编排舞蹈的时候,我就把这些动作融入到里面,这样对我们家乡的民族艺术也得到一个很好的传承。
打歌也称“踏歌”,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彝族群众自娱性的集体舞蹈。每逢火把节、春节等节日,居住在九溪镇、安化乡的彝族群众都会举行打歌活动,大家围成一圈或数圈,弹起三弦或月琴,踏地为节,尽情欢歌狂舞。
为保护和传承好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江川区各中小学校在狠抓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积极开展民族歌舞进校园活动,利用大课间、六一节演出、毕业典礼、艺术节等活动,让广大青少年接受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激发他们学习、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热情。
江川区教体局:目前,全区共28所学校,其中21所学校已经固定地开展了民族歌舞进校园活动,优秀的传统文化已经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一步,我们将加大培养优秀传统文化的专业师资队伍,探寻更加深入有效地传播方式,把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中,推动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