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塔区新闻网
  1. 首页
  2. 九溪镇
  3. 社区工作
  4. 正文

同心聚力谋发展 彝家村寨焕新颜

发布时间:2022-04-18 10:19:41

  九溪镇阳山庄村地处江川西部,位于九溪镇西南12公里处,属独立山区彝族聚居自然村,平均海拔1900米,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7—20℃。土地总面积6.05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820亩(水田344亩),人均耕地1.41阳山庄村委会共有213578人,主要收入来源为从事行业主要为餐饮业和务工。山地面积1150亩,森林覆盖率12%依据交通地理优势,现规划打造民族特色旅游村。

  自开展创建工作以来阳山庄村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铸牢、推动产业发展、用文化助力村寨旅游发展,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增强五个认同意识同心共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2021年,阳山庄被命名为第三批玉溪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江川区第二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

55.同心聚力谋发展 彝家村寨焕新颜(统战)901

55.同心聚力谋发展 彝家村寨焕新颜(统战)1187

55.同心聚力谋发展 彝家村寨焕新颜(统战)1512

55.同心聚力谋发展 彝家村寨焕新颜(统战)1772

55.同心聚力谋发展 彝家村寨焕新颜(统战)2086

  一、坚持党建引领创建,夯实创建组织基础

  民宗局、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强化思想认识,凝聚创建合力。一是精心安排部署。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召开村民大会,传达创建民族团结示范村的重要性,并对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形成人人知晓创建、人人支持创建、人人参与创建的浓厚氛围。二是广泛宣传发动。通过召开动员会,办宣传专栏、大喇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动员,在村内广泛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民族法规,使村民对民族团结知识的知晓率不断提高。在农贸市场等人群集中的地方开展宣传活动,通过现场讲解、广播宣传、电子屏幕滚动播放、发放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宣传,营造创建氛围。三是切实加强对民族宗教工作的领导,把示范创建工作纳入村党组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党组工作领导小组专题会议,主要围绕如何创建民族工作做研究布置,坚持党建引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积极探索“党建+创建”工作模式,坚持不懈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

  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奠定创建物质基础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乡村振兴十百千万示范创建工程,实施阳山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扶贫项目,投资200余万元,完成进村道路改扩建、排水工程修建等,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建设有民族特色的新农村,不断提高村容村貌的绿化、美化、亮化水平。二是实施惠民工程,全面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村民身体健康和文明生活习惯的形成。三是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开展少数民族群众农业科学技术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民族文艺演出等创建活动,大力发展农业+休闲旅游、农业+文化传承等新业态,拓宽群众就业渠道和增收空间,共建美丽新乡村

  三、持续补齐民生短板,打造和谐宜居村寨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着力点,让各族人民更多更好地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和创建成果,进一步凝聚民心、汇集民力、造福人民。一是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效2018年贫困发生率就已降至零。2020年达到100%缴纳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二是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深入。开展文明家庭道德模范评选,开展传承好家风好家训等活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依法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我村积极围绕村民需求服务,以服务促创建,以服务凝聚人心的原则,对少数民族困难村民进行深入了解,入户走访,建立矛盾纠纷调处机制,积极协调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妥善处理民宗宗教热点、难点问题不断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的群众基础

  四、挖掘传承优秀文化,构建富足精神家园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我们坚持文化繁荣发展,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实施彝族文化彩绘工程,将彝族生产、生活以及节庆习俗绘制到建筑外墙,让群众在耳濡目染中学习彝族文化,让少数民族同胞的精神生活丰富起来。组建村委会民族文化文艺队,组织开展腰鼓舞、跳乐、对歌、月琴弹奏等形式多样、格调清新又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满足了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展示丰富多彩的民族风土人情,更促进各族群众的交往交流和交融,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基础。

        五、守望相助联创共建,深化创建工作成果

  联合矣文、六十亩两个村,建立接边村组“党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联盟”,遵循“共建、共荣、共享”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联盟总目标,首开了玉溪市组建村一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联盟的先河,通过“党建引领、文化共融、互观互学、共建共享”四项重点,推动各民族朝着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目标前进。三个村将相互学习借鉴,积极推进“联创共建+网格化治理”新模式,搭建各族群众增进感情、促进团结的平台,开展富有特色的群众性活动,推进各民族在更深层次交往交流交融,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于各族干部群众心中,共同实现“党建更强、产业更旺、环境更美、生活更好、团结更紧,乡村治理更有效,各族人民更幸福”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