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1-08 11:23:24
2022年,光山村党总支按照“四级联创”部署要求,以“一引领三融合”为抓手,围绕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提高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组织化水平,建设集“深休闲、微度假、慢文化、细体验”于一体的特色秀美振兴示范村。
党建引领促振兴。筑牢党建“主阵地”。落实村级组织大岗位制,人岗相适“写实”职责清单,抓好青年人才能力素质和学历“双提升”工作,深入开展“领头雁”和“金种子”双培育行动。培育乡村“主力军”。把好党员入口关,注重培养吸收优秀青年,队伍结构比例持续优化。围绕重点工作,组建党员突击队、巾帼志愿队、小手宣传队,常态化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建设振兴“人才库”。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培育17户家庭农场主,引进农村电商人才,以开展“干部规划家乡行动”为契机,引导19名在外优秀人才为家乡发展献计出力。加大青年人才和高校毕业生回引力度,回乡发展大学生4名。
规划融合促振兴。在“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中,秉承“规划赋能振兴”的理念,以“实”和“用”为原则,“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推动规划编制落实落细。发动群众。注重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将“台下看戏”转为“台上唱戏”,凝聚民智民力开门编规划,多次组织乡村组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回乡干部等人才乡贤,共同探讨、出谋划策和征求意见。谋划产业。邀请玉溪市规划设计院立足光山多肉产业发展需求,谋划乡村休闲观光旅居产业,编制《安化彝族乡光山多肉产业发展规划》,并与“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有效融合,合理保障光山产村融合多肉产业综合体发展用地。
产业融合促振兴。巩固提升传统产业。作为安化唯一的烤烟“万担村”,积极推进烤烟生产稳规模、优布局、提质量,确保“好田种好烟,好烟送红塔”,2022年栽种烤烟4390亩,烤烟收购任务50.5万斤,积极贡献“光山力量”。引进培植新兴产业。立足光山实际谋划产业布局,招商引进多肉种植特色产业,三年间,种植面积从50亩扩大到1500亩,种植户培育为家庭农场主并发展成龙头企业,并带动17户党员群众种植多肉,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300余个就业岗位,8名脱贫群众就近就业,种植品种增至300余个,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种植户”模式抱团按照章程良性发展,并探索培养当地青年人才直播带货,拓宽销售渠道。多肉基地被认定为市级“扶贫车间”。深度融合一三产业。积极研思农旅文“一体化”发展,延伸多肉产业链,推动光山千亩多肉特色产业连点成片发展。谋划包装“花漫光山·产村融合”多肉产业综合体项目,争取“四位一体”资金500万元,建成集“多肉观光体验、休闲垂钓餐饮、特色民宿露营、儿童嬉戏乐园、网红打卡小景”为一体的产村融合发展新业态,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动群众走出一条绿色致富之路,把“小肉肉”做成大产业。
文化融合促振兴。以村融山水,尽显生态文化之美。率先在全区推行农民“节地上楼”,统规统建26栋住宅,围绕“青山中、花园里、净靓美”的要求,积极开展“5520”环境整治、“一进五清”和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围绕“六必拆”拆退“三房”9406.8平方米,争取资金、投工投劳建设“7小工程”2300余平方米,设立村庄沿线景观、特色标识牌。以产融彝寨,尽显产村文化之美。围绕创意经济,探索“文化+”产村融合发展模式,创意融合产生光山新村标-外宣代言吉祥物“肉宝宝、花宝宝”,通过墙体彩绘讲好彝家故事和多肉故事;创新融合形成光山新意境-绿水青山、多彩光山,将多彩肉肉、七彩之光植入村庄建设,通过小景、建筑展现“光”山打卡景观;创造融合发展光山“庭院经济”,以项目民宿建设带动鼓励群众利用庭院空地植入多肉景观发展餐饮民宿,增加群众收入。以治融思想,尽显精神文化之美。自治“共治共享”。完成村规民约修订,配套“亮约”引导、“违约”查处、“守约”激励制度。规范执行“四议两公开”,推动“小微权力”阳光运行。探索推行群众说事、干部问事、集中议事、合力办事、民主评事“五事工作法”和“协商在基层”制度。法治“定分止争”。积极推进基层治理“多网合一”和“一网十联四创建”,探索“一网+三级联动+四位一体+N项服务”的“1+3+4+N”网格管理模式,真正实现需求在网格发现、隐患在网格排查、矛盾在网格化解、服务在网格开展、问题在网格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