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04 11:36:02
本网讯(张艳芬)支持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对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江川区通过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业设施所有权进行登记管理,有效实现抵押贷款功能,突破了传统农业物权概念、传统抵押物范围和传统农业担保贷款模式,盘活农村“沉睡”资源,将“不动”的农业设施转化为“流动”的生产资金,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助力乡村振兴。
江川区泉溪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于2015年成立,共流转土地306亩,平均每年产出蔬菜近4000吨,主要销往广州、深圳、昆明等地。合作社负责人万海坤告诉记者,近年来,有机蔬菜很受市场欢迎,他打算让合作社朝着有机农业发展方向迈进,但由于缺少资金,想法难付诸实施,他曾跑过多家银行,可因为缺少有效抵押物,都没能成功融资。
江川区泉溪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万海坤:我们合作社土地流转涉及400多户农户,面积最小的只有12平方米,一家一户的合同我们拿到银行里问过,都不支持小合同抵押贷款,一直以来融资比较困难。
今年9月30日,江川区举行《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证》颁证仪式,3家企业分别领到了《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证》证书,江川区泉溪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就是其中一家。万海坤将基地的90亩土地申办了证书,证书里详细记录着流入土地面积、四至界线、流转方式、流转期限、流转价格、权属性质等关键信息。流转土地有了“户口”,不仅有效保障了农民的权益,也保证了土地经营者对土地的合法使用权和开发权。同时扩权赋能,持有土地流转经营权证书的经营主体可将土地作为抵押物进行贷款,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
江川区泉溪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万海坤:我们去办理需提供个人身份证明、合作社的营业执照、我们跟农户签订的土地流转合同、农户的身份证复印件,还有我们近两年发放租金的清单,拿到证后银行第一时间就贷款给我们了,解决了我们的资金困难问题。
万海坤介绍,他以《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证》作抵押向建行江川支行融资65万元,10月底他已经收到了银行先期发放的30万元贷款。
江川区泉溪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万海坤:我一直想建一个有机肥发酵场地,因为资金问题一直拖着,现在有了这笔资金,等这茬蔬菜收了以后就可以动手建盖了。银行贷款抵押金额内想用钱的时候去贷,可以随借随还,这对我们种植经营者来说非常方便。
近年来,江川区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势头良好,全区共有1336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土地面积约1.01万亩,农业生产投资规模从2015年的0.8万元/亩增加到2024年的1.9万元/亩。但经营主体在融资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为解决其资产认定难、融资难等问题,江川区聚焦“确权、赋权、活权”,明晰土地流转经营权和农业设施所有权的产权归属,开展确权登记;通过对“两权”进行登记管理,赋权于民,让农业经营主体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农业“资产证明”;鼓励金融机构突破传统农业物权概念、传统抵押物范围和传统农业担保贷款模式,将“两权”纳入抵押物范围开展贷款业务,为经营主体提供便捷、高效的融资服务。目前,江川区已为玉溪古泉种植有限公司、玉溪市江川区泉溪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玉溪市江川区坤宇家庭农场3户经营主体办理了《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证》,登记面积259.02亩;为1家企业(玉溪市江川区万坤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办理了《农业设施所有权证》。